2022年成考(专升本)每日一练《生态学基础》5月14日专为备考2022年生态学基础考生准备,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,逐步提升考试成绩。
判断题
1、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。( )
答 案:对
2、降低风速是农田防护林的主要生态作用之一。
答 案:对
单选题
1、下面关于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的说法,错误的是( )
- A:r对策者适应不稳定环境
- B:r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
- C:K对策者竞争能力强
- D:K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
答 案:D
2、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,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()
- A:湿生植物
- B:水生植物
- C:中生植物
- D:旱生植物
答 案:D
解 析:这类的植物,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旱生植物。
主观题
1、内禀增长率
答 案:指在给定的物理和生物的条件下,具有稳定的年龄组配的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。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。
2、生物地化循坏
答 案:生物地化循坏: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,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,乃至整个生物圈里,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,从生物体再到环境,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,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。
填空题
1、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()型。
答 案:气相
2、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生产中确定种群()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。
答 案:最大
论述题
1、为了提高单位水体的鱼产量,我国池塘养鱼通常首先清塘(可去除食鱼的野杂鱼),然后适当施肥,再搭配放养青鱼(食螺蛳)、草鱼(草食性)、鲢鱼(食浮游植物)、鳙鱼(食浮游动物)、鲤鱼和鲫鱼(杂食性)等栖息水层不同和食性不同的鱼类。请论述这种养殖模式中所包含的生态学原理,并指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(各答出两类或两种即可)。
答 案:(1)原理:①清除食鱼的野杂鱼有利于缩短食物链,减少能量消耗,提高鱼产量。②适当施肥可以增加池塘的初级生产力,提高鱼产量。
③搭配放养不同生活空间及食性的多种鱼类,可充分利用水体环境中的资源,提高鱼产量。
(2)生产者:水草,浮游植物。消费者:鱼类,浮游动物。
2、论述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假设条件、特点及各阶段的特征。
答 案: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,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:(1)有一个环境容纳量。(2)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,是按比例的。
按此两点假设,种群增长将不是“J”字型,而是“S”型。
“S”型曲线有以下两个特点:
(1)曲线渐近于K(环境容量)值,即平衡密度。
(2)曲线上升是平滑的。
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以下5个时期,并具有不同的特征:
(1)开始期,也可称潜伏期,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,密度增长缓慢。
(2)加速期,随个体数增加,密度增长逐渐加快。
(3)转折期,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(即K/2)时,密度增长最快。
(4)减速期,个体数超过K/2以后,密度增长逐渐变慢。
(5)饱和期,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。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