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成考(专升本)每日一练《大学语文》5月13日专为备考2022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,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,逐步提升考试成绩。
单选题
1、“狡兔三窟"成语出自()
- A:《郑伯克段于鄢》
- B:《秋水》
- C:《李将军列传》
- D:《冯谖客孟尝君》
答 案:D
解 析:《冯谖客孟尝君》文中有写到冯谖曰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;所以选项是D
2、下列诗歌中表现隐居生活的是()
- A:《西洲曲》
- B:《登高》
- C:《终南别业》
- D:《安定城楼》
答 案:C
解 析:《终南别业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,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,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。
主观题
1、本文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?请举两个例子。
答 案:比喻。如:“树形团团如帷盖”“壳如红缯,膜如紫绡,瓢肉莹白如冰雪,浆液甘酸如醴酪”等。
2、作者以水与月为喻,阐明了怎样的哲理?
答 案: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。
填空题
1、山重水复疑无路,()。(陆游《游山西村》)
答 案:柳暗花明又一村
2、无边落木萧萧下,()。(杜甫《登高》)
答 案:不尽长江滚滚来
写作题
1、阅读下面的文字,根据要求作文。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,才能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;蛹经历痛苦的说变,才能冲碳束缚、破茧化蝶。生命的发展,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。这一过程,也许悄然无声,也许轰轰烈烈。
结合上面材料,以《走向另一个自己》为题,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作文,不少于800。
答 案:略
2、以《自信》为题目,写一篇议论文,不得少于800字。
答 案:略
简答题
1、在小说的结尾的场面描写中,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?
答 案:细节描写、场面描写。(或“白描手法”)
2、这段文字中,“九斤老太康健”“六斤新近裹脚”“十八个铜钉的饭碗”,具有何种象征意义?
答 案:“九斤老太康健”象征农村的旧貌没有什么变化。“六斤新近裹脚”象征着农村年青一代开始走前辈走过的老路。“十八个铜钉的饭碗”象征着人们仍在贫穷落后之中,修补着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,沿袭传统。
精彩评论